/ 人间事 | Work / 16 views

兼顾诗与远方——文旅融合背景下的研学旅行

一、研学旅行的定义

(一)研学旅行概念综述

研学旅行并不是近两年的新兴概念,1996年吕可风对来华修学旅游的研究是我国最早的相关文献,2013年《国民旅游休闲纲要(2013-2020年)》中提出“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”,2015年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》再次提出“支持研学旅行发展”,研学旅行开始正式成为我国旅游发展的方向之一。但综合目前网络文献,可发现相关研究缺乏全面、深入的研究,尚没有形成体系。

(二)研学旅行概念演变

研学一词在国内研究中,曾有“游学”“修学”等表述,但其内涵本质相同。“游学”自古有之,文献记载最早出自《史记》中的“游学博闻”,即通过游达到学的目的,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二者的结合。西方的“游学”也是同样,通过旅游达到教育目的。
在研学的主体上,国内学者的研究多以中小学为主,实际上,学生、年轻人、老年人都可以参与研学,像当下开发的很多历史文化研学旅行,旅游者就往往是青年学术爱好者。
因此,本文参考学者陈非的定义,认为研学旅行是“以提高国民素质为主旨,以一定的修学资源为依托,以特定的旅游产品为载体,以个人的知识研修为目标,以旅游为表现形式的市场化的专项旅游项目”。

二、研学旅行的价值

中国是文化古国,也是资源大国,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与民族遗产,粗略数来我国现已有5058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304处5A级旅游景区、2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、3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……研学旅行,有利于正确引导大众对历史、文化、国情的认知,起到寓教于“游”的作用;有利于有效开发旅游资源,推动当地经济发展;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,传承优秀文化;有利于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归属感。

(一)引导认知,寓教于“游”

研学旅行,区别于一般旅游的是它的目的不仅仅是旅游,还有很强的教育作用。从文化内容的角度,研学旅行的目的地往往蕴含了历史、科学、艺术、生态等多种类型,能从多方面提供教育资源,实现教育功能,如深入了解城镇、村落的发展变迁,增加历史文化知识;探索古建筑发展,学习艺术学、建筑学等文化内涵;远离城镇的自然生态环境,切实感受生态环境与城市的关联,了解到持续发展的意义等。
在游玩过程中,旅游者还身临其境,与导师、当地人、同伴充分分享资源、感悟,互相影响、促进,将基本的概念在具体的场景中深化,即所谓情景教学。旅游者往往会主动进行求知的动作、身心投入的探索。

(二)文旅开发助力经济

研学旅行丰富了旅游产品的类型,对于自然旅游资源匮乏的地区,也可以尝试发展如非遗、古建、民俗等旅游业态,除了传统的旅游者之外,对于学术爱好者、中小学生等潜在消费用户也很好的触达。
以安徽为例,一些古村落依托自有的建筑艺术,成为艺术院校研学首选。据统计,安徽黟县共有写生接待场所80家,写生基地129家,每年大约接待215万人次写生学生,写生产业年产值能逾10个亿。

(三)促进文化保护与传承

研学旅行的形式丰富,不仅在古建筑、博物馆、非物质文化遗产、古城古村等方方面面,同时能够不断的拓展到新的文化领域,不断优化研学旅行的旅游产品,同时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思路。如成都、重庆在开发石窟研学旅行精品路线,就提出要“联手成渝区域内石窟旅游资源地,串珠成链”,搭建石窟保护传承互鉴平台,推动技术创新,加强石窟文物研究交流,共同组建保护团队,实现资源共享,提升文物保护的管理水平。
此外,随着现代消费主义兴起,大众对于历史文化传承动力不足,研学旅行让大众充分感受文化内容的美学价值与文化内涵,还唤起大众保护与传承文化的意识。

(四)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归属感

文化旅游具有增加国民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,在游览历史文化遗迹时,人们往往会沉浸到历史时空中去,如河西走廊的研学旅行,大众对于张骞出使西域到如今“一带一路”的繁荣兴衰变化一定深有体会,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。
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,诸多文化旅游资源包含着丰富的传统艺术、民俗礼仪、红色文化等内涵,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,研学旅行不仅向大众传达这些文化内涵,同时还提升大众对民族文化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。

三、兼顾“诗与远方”,文旅背景下研学旅行的开发

研学旅行在我国起步较晚,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研学旅行,但相关市场、经营模式、产品开发等都尚待完善,相关政策也亟需规范。可以预见的是,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,研学旅行势必得到大众的进一步认可,因此,研学旅行的开发模式也要不断反思和创新,兼顾“诗与远方”——注重文化内容与旅游质量的平衡,早日实现新兴产业到成熟产业的过渡。

(一)注重文化内涵,丰富旅游资源

研学旅行的核心在于文化,在实践中一定要实现教育与旅游的融合,如果仅仅是一般旅游公司跨行来做研学旅行必然是行不通的,需要具备专业文化能力的公司来行径文化研究,并因地制宜打造专业的旅游产品。
不同年龄、阶层、兴趣的旅游者参加研学旅行的目的往往不同,在文化内涵的挖掘上,需要区别历史古迹、文化遗产、古村古镇、红色文化等概念,从各种角度满足消费者需求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的旅游者在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上存在差异,研学旅行的产品打造时,不可妄自将研学旅行与学术研究画上等号,而是需要活化、提炼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人文精神,通过最简洁易懂的方式,展现文化内涵和文化意境。
市面现有研学旅行项目,呈现出数量多、同质化的特点,与其泛泛打造一些浮于表面的文化产品,不如深入打造专项研学精品,如安阳殷墟作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,打造的“汉字文化”研学,利用甲骨文的唯一性和独特性,让旅游者充分了解中国的汉字文化,也使产品独一无二,具有不可复制性,更容易吸引到受众前往。

(二)培养专业人才,完善服务质量

由于研学旅行的专业性,其课程方案、内容讲解、组织沟通都需要专业人员的把关,必须要培养高素质的服务人才,才能保证研学旅行的质量。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定期会举办“研学旅行项目设计与运营管理人才培训班”,也是认识到研学就业人员需要加强培训,提高专业素养。
除了一般的培训之外,研学旅行机构可多向外部借力,如博雅文化举办的敦煌研学项目,邀请前敦煌研究院美术所所长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、非遗传承人杜永卫教授亲自讲解敦煌彩塑制作过程;中国国家地理举办的云南研学项目,邀请知名人类学家,“茶马古道”概念的发起者、云南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旭,讲解少数民族文化变迁情况的考察研究……其他诸如历史古建、传统民俗、红色文化等领域都有相当多的专家学者,聘请他们加入到研学项目,不仅提高项目质量,也增加学术权威性。

(三)研学项目中互联网的应用

互联网发展,为研学旅行提供了诸多新的教学方式,研学旅行项目除使用基本的智慧导览、沙盘投影、线上讲解等,还开始与当下最新的人工智能、VR/AR等新技术结合,让一些难以复刻的历史、生态通过虚拟现实的手段得以重现,既有助于旅游者理解相关的知识,又增加了旅游者的现场体验。特别是近两年“沉浸式”体验的概念大行其道,如北京故宫推出的“宫里过大年”数字沉浸体验,将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做了深度结合,可亲身体验古代皇宫如何过年;敦煌莫高窟“神秘敦煌”文化展则利用数字技术1:1还原了稀有石窟,还提供360度飞天壁画给予旅游者震撼体验,引发观者共鸣。
在文旅融合背景下,互联网技术除了营造体验,还是传播推手。随着B站、抖音等视频产品的兴起,旅游者更容易将自己的体验内容进行分享,一方面在云端传播知识,另一方面又向更多的观众“带货”,扩大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。新兴的传播方式,不仅让传统文化变得年轻化、现代化,也让更多人了解到文化旅游的魅力。

四、研学旅行的未来

研学旅行产业在我国仍然处在发展初试阶段,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,研学旅行的理念将进一步获得广泛认可,其市场前景可期。研学旅行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,对于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,需要完善服务,打造深具文化内涵的研学项目;对于资源匮乏的城市,需要注意扬长避短,依托特色资源,走精品开发之路。研学产业建设应以市场为导向,准确把握研学需求,在5G与互联网+的技术支持下,以“沉浸式”研学产品,增加旅游价值、知识价值、情感价值,打造高知名度的研学品牌,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
参考文献
[1]陈素平,梅雨晴.近20年我国研学旅行研究综述[J].湖南工程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7,27(03):16-21.
[2]王淑果,冯敬凯,张刘新,谢淇霏.“互联网+”时代下研学旅行平台建设研究[J].商展经济,2021(10):27-29.
[3]陈永毅.保护石窟艺术瑰宝 彰显巴蜀文化特色——乐山、大足共建中国南方石窟艺术世界遗产研学旅行长廊的思考[J].巴蜀史志,2020(06):48-51.
[4]何金璐,艾少伟.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体验对游客文化认同影响研究[J].地域研究与开发,2021,40(03):99-103+108.
[5]张阳,孔岳雪,甄会刚,王泽华,沈和江.传统村落遗产研学的系统构建及空间表达研究[J].河北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21,45(02):182-190.

如何成为一个新上海人?
中国女性影展调研
中国女性影展调研
建筑,永无止境的挑战
建筑,永无止境的挑战
古格壁画艺术

0

  1. This post has no comment yet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