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去了很多次,著名景点也逛得差不多,开始发掘一些小众景点。去年底朋友开车带去三星堆新馆,顺便推荐了四川大学博物馆,简单一逛。
博物馆大门在望江路上,旁边就是府南河,大楼是新盖的,2023年7月才重新开馆,属于国家一级博物馆,大学博物馆能被列为国家一级馆的不多,说明里面还是有点东西。
展陈应该重新布置过,但是博物馆的官网没有同步更新。新的布展分为四个基本陈列厅,分别是“自然篇——万物的交响”“考古篇——历史的断面”“民宿篇——市井的生活”“民族篇——族群的记忆”。
我个人比较感兴趣是前两部分,进入第一展厅,两边的视频长廊介绍了四川的整体地形地貌,还是蛮震撼的。
后面分别展示了从平原、山地到高原的自然万物,这个展厅应该是由以前川大的自然博物馆变过来了,有非常多的动植物标本,周末带小朋友去玩也很合适。
这里频繁出现的名字是方文培,中国最早的植物学家,采集了100多万份标本。他最杰出的研究之一就是关于峨眉山的植物与杜鹃花。
还有金丝猴标本、喜马拉雅旱獭标本,有的标本在自然界中已很难见到。
第二展厅是考古篇,成都历史悠久,不仅有商周时期的青铜器、汉代的画像砖,也有唐宋时期的名窑出土文物。
但其中,最引人注目的是还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,以及龙兴寺遗址的佛教造像。四川大学的前身华大主持了三星堆的遗址发掘,之后代代相传,一直到2021年新的六大祭祀坑出图文物,都是考古历史上的重大发现。华大时期重要的考古学家是葛维汉,博物馆处处都能看到的他的名字。除了主持对三星堆的挖掘,葛维汉长期在中国西南地区从事人类学、民族学、考古学和博物馆工作,对中国西部土著民研究作为卓越的贡献。
邛崃龙兴寺始建于唐代,由于地震和历史变迁,寺院逐渐被掩埋,四川大学分别在1947年和2000年两次进行考古挖掘,出土了非常精美的碑碣、经幢、佛像,其中最具价值的要数一尊唐代的单体菩萨,在展馆中它独占一角,美丽异常。
第三篇章讲述了成都的民俗文化,比如婚俗、茶馆文化、皮影戏、变脸等。
最后一个篇章讲西南少数民族的艺术品和生活习俗,这里也不短的出现葛维汉的身影,以他为首的学着,留下了大量的笔记、手稿和文章。
川大的望江校区本身也不错,冬天有银杏,生态很好,还有退休土豪们长枪大炮来打鸟。
看来最后哪位法师很强,毕竟牛逼的法器不是一般人能驾驭的。
最后那个完全是器材党啊
川大里面都是这样的……有钱退休老年人
“成都去了很多次”属实刺激到我了,本来清明想去来着,家里事多又要黄……
毕竟我的第二故乡,五一去吧
你不是湖南人?在青岛长大?怎么成都又是第二故乡??
芝士超级渊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