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在2023年落成,去过的朋友都说是人山人海,但奔着新出土的文物,还是去了一遭。
新馆是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做的,运用了三星堆代表文物青铜面具上的“眼睛”作为主元素,远远望去,博物馆外墙还真有点纵目那意思。新馆建在老馆旁边,而老馆将改造为数字馆和研学教育中心,看起来还没改造完成,没什么人往老馆方向走。
进入主厅,人实在是太多了,一楼有个客流量指示,普普通通的周六,也是最拥挤的程度。主要展区分为“世纪逐梦”“巍然王都”和“天地人神”三个部分,分布在一楼和二楼。
第一部分“世纪逐梦”主要是讲三星堆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,从华大时期的启程到2019年持续不断地挖掘,这里更多是一些历史材料的简介,在四川大学博物馆有更深入的资料,两边呼应来看会更好理解。
第二部分“巍然王都”,从文明探源的角度介绍古蜀王国的社会生活。三星堆遗址是古蜀国王都的核心区域,其繁荣程度远超我们之前的认知,其中的未解之谜也令人遐想。
古蜀先民不局限于简单的农耕生活,而是有了复杂的社会分工与文明创造——开始进行金属冶炼、玉器加工,具备将黄金打造成面具、饰品等精美物件的高级工艺技术。
第三展区在楼上,名为“天地人神”,顾名思义,是以祭祀为主题的文物展示,可以说整个展区最著名的文物都在这里了。
展厅的设计非常考究,远远的就会被青铜大立人像吸引。它独站一角,高度惊人,可以走到雕像下方观赏细节。大立人身体是中空的,分人像和底座两部分。衣服分为三层,纹饰繁复,有龙纹、鸟纹、虫纹和目纹等,双手环握,可能本来握有什么东西。考古学家推测这可能是一个王权或者神权的代表人物。
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中小型的青铜人,有的戴着黄金面具,一排青铜人并立的感觉很是庄严肃穆。
新出土的文物基本也在这一展区,较上次去老馆而言,最亮眼的是多件青铜器组合而成的青铜神坛。
青铜神坛由1986年出土于三星堆遗址2号祭祀坑的青铜喇叭座顶尊跪坐人像,2021年出土于三星堆遗址3号祭祀坑的青铜顶坛人像、青铜持鸟立人像,2022年出土于三星堆遗址8号祭祀坑的青铜神兽、青铜神坛底座共同拼接而成。
同样拼接而成的还有青铜鸟足神像,由三星堆遗址祭祀区8号坑出土的青铜顶尊神像、青铜持龙立人像、青铜杖形器,3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罍、青铜龙形尊盖,2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鸟足人像拼合而成。
这些需要拼接而成的青铜器,令人叹为观止,它们分布在不同的祭祀坑里,出土时已经破碎,拼接后整体造型却极为繁复,古蜀先民的创造力与技艺都十分惊人,相应的,复原工作也真是难为了文物修复者啊。
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一件青铜神坛(残件),估计是还没考古复原出整体形态,但现有部分已经很精美。
最后再看一遍经典的青铜太阳形器、青铜神树,布展格局改了以后,青铜神树反而没有在老馆那种震撼感,当然也可能因为刚看了青铜神坛……
要是能穿越,真想去看看,他们建这个干啥。
历史未解之谜,太酷炫了
又去了一个我心水的打卡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