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ed in: 字言片语 | Book Review

2022H2 阅读书目 简评

中国绘画 : 远古至唐

简明的中国绘画史,远古到唐这一段很快就能理清,文中提到的大部分文物去博物馆也都看过,但没想到这样的方式串联起来。比较有意思的是,可以和高居翰的《图说中国绘画史》互补来看,《图说中国绘画史》虽然是从早期人物画,也就是汉、六朝到唐这一段开始,但短短十几页就带过,更多内容集中在宋元明纸上/绢帛绘画;《中国绘画》则从上古岩画开始一直讲到精美的唐代壁画,涉及墓葬、卷轴、壁画等等,可能这也和巫鸿对墓葬绘画的专业研究有关,同时也可以清楚看到,早期绘画是带有功能性质的,随着时间发展逐渐成为一种观赏性的艺术门类。

如果说晚期绘画更多聚焦于对图像风格的自觉探索,那么早期绘画则担负着一个更基本而宏大的历史职责,即对绘画媒材本身的发现和发明,由此产生出绘画这一绵绵不息的艺术形式。

可能性的艺术 : 比较政治学30讲

看理想讲座内容改的书,确实和讲座一样口语化…内容不多翻得很快,泛泛而谈增长一点常识,但愿陷入政治生活的人都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极端。

关于大众对这本书的态度也很有意思。因为该书在电商平台莫名下架,让该书热度一下空前,哄抢一空。一部分对政治有所了解和涉猎的人抨击该书内容浅显,盛名之下其实难副;一部分人认为广开民智,奉若圣经,于是吵得不可开交。其实前者何必拿学术研究的态度对待一本通俗科普书籍,后者不妨再多看一些更专业的作品自然知道优劣。还是那句话,但愿大家多一点宽容少一点非黑即白。

Read more

Posted in: 字言片语 | Book Review

2022H1 阅读书目 简评

东京绮梦
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日本见闻,西方青年眼中的日本前卫艺术,电影、戏剧和色情秀等。日本人看外国人某种程度上和中国人很类似,自然而然的沦为二等公民,但又带有一种高傲的看待蛮族的眼光。
其中有个比喻很好,日本人有着对“泥臭い”的迷恋,“泥土之臭”,即对堕落或邪恶的渴望。那肮脏的、淫秽的、放荡的、血腥的、臭气熏天的,所有的一切都渗入了各个艺术领域,不仅是摄影,还有戏剧、电影、文学、漫画,甚至平面艺术。
没有女人什么事,女人只是妓女和滥交艺术者的发泄之物。对物化雅致精美的形容:微笑的仪态礼节、提供跪式服务的女招待、带幛子门的房屋、玩偶、和服,以及最重要的,一种闪动着情色微光的氛围…
让我想起村上龙的《无限近似透明的蓝》,吸毒、滥交、烈酒组成的青春生活。

鄙视
一个男人眼中的婚姻问题的自述,他为了妻子牺牲做自己不愿意做的营生,但又因为误会被妻子鄙视,他爱他的妻子但妻子不爱他…然而故事中的男人无处不透露着自恋、自怜自我感动,实际上他懦弱无能,出轨,自视甚高看不起自己的妻子,贪图他的身体而从不关注她的精神。

Read more

Posted in: 北纬36°04′N | Dairy

[Discours]20211220

  1. 我的家里空无一物

日本人总是在追求极致,比如从断舍离,再到我的家里空无一物,偏执到变态。可我们日常的消费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偏执呢,明明不需要这么多东西,但是这也想买那也想买,欲望无止境,心里却越来越空虚。《消费社会》说消费在摧毁人类的基础,消费社会是一个物品丰盛,由大众传媒支撑的恶魔般的世界。的确如此。

  1. 《偶然与想象》

由三个短片组成的主题电影,每一个故事都显得荒诞,又好像很自然。故事流畅的像一部节奏感极强的短篇小说,其中最喜欢的是《再度》,女主在车站遇见似乎是高中同学的人,两人相谈甚欢一同回到家中之后,才发现双方都认错了人。
“你看起来与我想象中她的样子一模一样”,记忆从来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可靠,我们以为的深爱,是即使面对面都无法辨认与确认的。

Read more

Posted in: 字言片语 | Book Review

《杜尚》与何为艺术

杜尚
杜尚
DUCHAMP: A BIOGRAPHY
[美]卡尔文·汤姆金斯
2021.5.24

杜尚是一个“人们知道但不熟悉,想起来时也想去熟悉但还没有功夫熟悉的人”。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个法国混混,也有人认为他打开了现代艺术的潘多拉魔盒,时至今日,他的身上已经叠加了无数标签:实验艺术的先锋,现代艺术的守护神,达达主义领袖,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……反正只要是数得上名字的后现代艺术,多多少少跟这位神坛上的传奇人物能扯上点关系。威尔·贡培兹写《现代艺术150年》,以杜尚的《泉》作为开端,整本书里处处有他的身影。传记《杜尚》的作者卡尔文·汤姆金斯说“这是人们理解二十世纪艺术最合理、最正面的指南”,不论如何饱受争议,杜尚无疑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艺术家之一。

要谈杜尚,首先要先了解一下他所处的生活环境,杜尚出生于现代主义萌芽时期,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,以法国为中心,诞生了印象派(马奈、塞尚),艺术家开始创作挣脱传统形式束缚的作品,随后这一浪潮席卷整个欧洲,更多的新流派涌现,后印象派(高更、梵高)、野兽派(马蒂斯)、立体派(毕加索)、抽象主义(蒙德里安),每一个流派都是对传统的冲击,这就是杜尚生活的年代,时髦、标新立异,艺术前所未有的进入大繁荣时期。

Read more

Posted in: 北纬36°04′N | Dairy

夕拾记之旧书

关于书最早的一些记忆,现在想来还蛮有意思。

从小就喜欢看书,但并不知道是为什么,印象中也并未见到父母时长在我面前看书,所以似乎谈不上什么耳濡目染。

非要说的话,最早看的书应该是连环画。我家里是没有的,当时住的筒子楼,一个大平层可能有十几二十户人家,这些人家的房子也并不都是一样大的单间,条件好一些的是可以有两居室三居室的。我们这层楼有两个这样的富贵人家,一家的女主人是高中英语老师,后来我考到了她教的中学。连环画就是去她家里玩跟着她的小孩一起看的,内容嘛就是一些古典的小故事。那时候我6岁。

Read more

Posted in: 字言片语 | Book Review

谈谈方法

《谈谈方法》,笛卡尔著。主要讲的是对各门学问的看法,寻求的几条原则。

  • 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,我决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。也就是说,要小心避免轻率的判断和先人之见,除了清楚分明地呈现在我心里、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以外,不要多放一点别的东西到我的判断里。

  • 按次序进行我的思考,从最简单、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,一点一点逐步上升,直到认识最复杂的对象;就连那些本来没有先后关系的东西,也给它们设定一

    Read more

Posted in: 北纬36°04′N | Dairy

[Discours]20140102

1. MECE

MECE :Mutually Exclusive, Collectively Exhaustive,即把一个工作项目分解为若干个更细的工作任务的方法。
它主要有两条原则:
第一条是完整性,说的是分解工作的过程中不要漏掉某项,要保证完整性;
第二条是独立性,强调了每项工作之间要独立,每项工作之间不要有交叉重叠。

这个概念来自《金字塔原理》,金字塔原理和批判性思维是最近读到

Read more

Posted in: 北纬36°04′N | Dairy

[Discours]20131027

1. 减法

手机上的APP装了又删,删了又装,对比之后常用的不超过20个。

一些APP长期不用,总担心有一天用的时候来不及。

与之类似的是家里长期闲置的物品,想扔舍不得扔,想留占地方。每个月整理房间都为这些东西纠结。

开始扔掉一些东西,但依然没有有效的方法来减少纠结。

2. 学习的过程

学习的过程实际分三步:

  • 输入(阅读)
  • 整理、分析、思考(笔记、思维导图)
  • Read more

Posted in: 北纬36°04′N | Dairy

[Discours] 20131025

1. 理想生活

人生在世,无非四件事,读书、历事、见人、行路

理想生活大约就是读有趣的书,经历更多的事,见想见的人,去更多地方。

2. Markdown

Markdown的相关内容在收藏夹里放了很久,终于花了点时间读完。语法说明很简单,实际应用再慢慢摸索吧。目前这篇日志就是用Markdown语法写的。

初学者的话有以下几点推荐:

  • Markdown 语法说明

Read more

Posted in: 字言片语 | Book Review

读书实为消遣

《老而不死是为贼》(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小宝著),提到很多掌故和趣闻,长了一些见识,也有会心一笑,但是记住的不多。这种书应该可以归到“厕所读物”的分类——这是褒称,某前任就曾说《古文观止》是上好的厕所读物。

读这本书的时候真正感受到了读书实为消遣,不需要动太多脑子,也没许多大道理。看看别人的想法,顺便梳理一下自己的想法。两者做个对比,也许没有谁对谁错,就那么一碰撞,好像又明白了点什么。

Read more

Back to Top